健康診症室|女性經期「躁底」有根據?月經異常恐響7大警號 醫生拆解成因+判斷方法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4/01/10 08:00

最後更新: 2024/01/10 10:23

分享:

分享:

女性月經來潮,除了可能出現經痛、「躁底」等不適外,假如經期出現異常,亦可能代表身體響起健康警號。婦產科專科醫生黃潔華接受訪問時指出,女性出現月經失調問題,情況可大可小,嚴重者恐與婦科癌症、子宮病變等病症有關,絕對不容忽視。

最新影片

任何年紀皆會出現月經失調

月經失調泛指月經周期異常、經期流量過多或過少,期間會可能出現情緒波動或身體不適等,一般症狀會由經前一至兩周開始,隨經期結束逐漸消失。部分人症狀輕微、亦有人情況嚴重,甚至會影響日常生活、工作及睡眠。

黃醫生解釋指,月經異常除了與生活作息、情緒變化有關,亦可能代表身體健康出現異常,雖然成因良多,但主要與以下6大成因相關:

  • 子宮問題:患上肌瘤、腺肌症、子宮內膜瘜肉等
  • 卵巢功能問題:患上卵巢多囊症
  • 未發育成熟的女性:青春期女性月經初到、卵巢功能發育未成熟
  • 荷爾蒙病:患上甲狀腺疾病
  • 生活習慣:睡眠不足、壓力過大、作息突然絮亂
  • 體重變化:體重忽然暴增或驟跌
  • 服食特殊藥物:服食精神科藥物

任何年紀女性皆有機會遇上月經失調問題,例如青春期女性月經初到、卵巢功能發育未成熟,導致經期不穩;20至30歲女性或會開始患上婦科疾病,例如瘜肉、子宮肌瘤,導致經期異常;40至50歲女性,則可能因更年期、導致卵巢功能衰退,而引發月經失調。

月經異常3大徵狀

黃醫生續指,月經周期泛指「經期第一日」直至 「下次經期來潮首日」之間的日數,正常周期為3至5周之間。

想了解自己是否出現月經異常,除了計算月經周期外,亦可以根據3大方面,大概判斷月經是否出現異常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月經失調患者,可能會出現月經過量,從而誘發貧血問題,嚴重貧血者恐增加心臟負荷、減低身體免疫力,並增加隨時昏厥的風險;另有部分患有月經失調的女性,亦可能患有多囊卵巢。

黃醫生強調,長期經期不至,可能會增加患上子宮癌風險,而且常見的婦科癌症,例如子宮頸癌、子宮癌等,其主要病症並非腹痛,反而是不正常出血,因此只要出現輕微月經異常問題,便應及時求醫。

拆解經痛2大成因

不少女性經期亦會面臨經痛問題,部分女性經痛嚴重,需要服食止痛藥鎮痛。黃醫生解釋,經痛分為「原發性經痛」及「繼發性經痛」兩大類,兩者處理方法截然不同:

原發性經痛:

  • 患者子宮健康,惟體內前列腺素分泌過量,影響子宮過度收縮,導致經痛出現。
  • 解決方法:減少食用精製加工食物、高纖低脂飲食皆可減少經痛;藥物紓緩方面,則以止痛藥及避孕藥為主。

繼發性經痛:

  • 患者盤腔出現病症,例如子宮內膜移位。
  • 解決方法:需要對症下藥,進行手術或服食荷爾蒙藥。

經痛亂食止痛藥恐傷內臟? 

坊間不少說法指,經常服食止痛藥恐令腎臟受損。黃醫生表示,市面上常見止痛藥分兩種,一種為撲熱息痛,假如服用過量,恐致肝膽臟及腎臟受損;另一種為非類固醇消炎藥,有可能會引致腸胃不適、胃出血,甚至胃潰瘍,但兩者只要遵從醫囑服用止痛藥,一般不會出現大問題。

假如懷疑自己出現月經異常,她建議患者可求醫問診,進行客觀檢查,例如子宮頸抹片、盆腔超聲波或抽血測試,檢查是否存在貧血或荷爾蒙問題。

經前「躁底」恐患經前綜合症

除了上述問題,不少女性經前亦會出現身體不適、心情浮躁等狀況,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活及人際關係,而這些症狀,很可能與經前綜合症有關。

黃醫生解釋,經前綜合症是指女性於經前一至兩周開始,身體所出現的不適或情緒波動。部分患者會出現乳房脹痛、食慾不振及失眠,情緒上亦可能會出現波動。雖然醫學上對相關成因尚未有明確答案,但相信與月經所造成的荷爾蒙波動、腦部傳遞物質,例如多巴胺、血清素等波動變化有關。

經前綜合症恐誘情緒病?

部分患者症狀輕微,但亦有部分人情況嚴重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、工作及睡眠,因此治療方面需視乎患者嚴重程度,再作出調整。

症狀輕微患者可透過改善日常生活習慣,從而改變病徵,例如飲食方面可減少攝取酒或咖啡、避免進食高鹽、高糖食物,以減輕不適及改善水腫問題。此外,制定良好作息及運動習慣,對於調節情緒亦有所幫助。

假如病情過於嚴重,則可能需要藥物幫助,例如抗抑鬱、抗焦慮藥物、以及口服避孕藥,以幫助調節身體不適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